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生态环境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28524325W/202506-0006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30 发布日期: 2025-06-30
索引号: 11341600728524325W/202506-00066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30
发布日期: 2025-06-30
关于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1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6-30 16:58 信息来源: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孙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污水整治的建议,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函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农村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治理方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一、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是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聚焦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出“垫层筑实、压茬砌砖、满缝灌浆、精细收光、防渗测试”的改厕模式,有效缓解农村厕所污水收集难、治理难问题。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改厕41万户,砖砌三格化粪池改厕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立足农村实际,以改变农村生活污水造成脏乱差状况和环境污染,杜绝污水直排环境为导向,结合村庄实际,加强农村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和技术,优先采取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模式,“小三格+一格生态池”“小四格”等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21以来,我市已完成21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20212024年完成191个行政村(202143个、202242个、202343个、202463个),2025年计划再完成治理100个行政村,已完成治理24个。

二、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组织县区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督导,严厉查处粪污直排问题。同时,实现“一场一策”,指导养殖场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题责任,促进粪肥还田利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90%以上,规模养殖场集污池、堆粪场、雨污分流等治污设施配套率达100%。示范推广“肥水还田”模式,将符合检测要求的有机肥水通过管网,适时适量进行还田利用,全市实施肥水还田的养殖场106家,铺设田间管网87.8万米,覆盖农田15.6万亩。二是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整治。加强水产绿色养殖健康“五大行动”技术推广,积极遴选一批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模式推广基地。已累计40家水产养殖主题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治理项目,涉及养殖主体养殖面积5106.7亩,其中池塘标准化改造面积2112.7亩,通过水产养殖尾水物理净化、生物净化模式,做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三是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化利用行动。推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等“五化”利用技术,加快形成秸秆离田、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有效推动岸边废弃秸秆打捆离田。完善秸秆收储体系,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目前,全市累计建设秸秆标准化收储中心268个,露天秸秆收储临时堆放点(场)724个,实现秸秆收储运销网络乡镇全覆盖。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到95.8%

三、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我市坚持以“精准查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标本兼治”为原则,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一是全面排查,建立清单。我市严格落实省有关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累计摸排出并纳入清单管理的农村黑臭水体1802条。二是分类施策,推进治理。充分结合农村类型、自然环境、水体汇流等因素,综合分析农村黑臭水体特征与成因,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基本路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截至目前,我市纳入清单管理的1802农村黑臭水体,已累计完成治理1434条,其中20212024年完成治理1158条(202113条、2022286条、2023375条,2024484条),2025年计划完成治理644条,已完成治理276条。

四、统筹资金加强保障我市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2024年以来,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4亿元。同时,积极统筹整合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农业农村、水利、住建等部门涉农资金和项目建设,加强资金保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谯城区通过农投公司融资约5600万元,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涡阳县将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与农户改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衔接,实现治理共建共治;利辛县通过整合土地增减挂钩资金和大中沟治理资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落实;蒙城县通过旱改水受益,申请省农发行贷款15.9亿元,实施县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开发一体化项目,推进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五、加强长效管护。严格落实《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由各县区运维主管部门负责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维,切实发挥设施效益。印发《亳州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管护实施方案》,进一步压实属地县区和相关部门责任,建立健全已治理水体日常巡查管护机制,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巩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的建议,进一步创新举措,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黑臭水体,健全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推动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提高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5237609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20256 20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308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方式:523760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