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生态环境局 > 部门解读
索引号: 11341600728524325W/202501-00054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1-23 发布日期: 2025-01-26
索引号: 11341600728524325W/202501-00054
组配分类: 部门解读
发布机构: 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1-23
发布日期: 2025-01-26
《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发布时间:2025-01-26 14:32 信息来源: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解读

一、建设背景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2019年,生态环境部遴选“11+5”个城市和地区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工作。202112月,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践行‘两山’理念,高水平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安徽省生态环境厅202377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我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梯次推动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明确提出2024年推动包含亳州市在内的7个城市建设省级“无废城市”。

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二、实施范围

实施方案编制的基准年为2023年,建设时限为自方案发布之日起至202712月。实施范围为亳州市全域,包括: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亳州高新区、芜现代产业园区。

三、建设目标

2025年,初步建成多部门联动固废管理体系,监管体系盲区基本消除,“无废城市”建设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无废城市”和“绿色低碳”理念在社会广泛宣传。创建一批“无废机关”“无废小区”“无废校园”“无废工厂”“无废酒店”“无废医院”等“无废细胞”示范。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固体废物源头有效减量,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无废城市”建设样本。

四、建设任务

《实施方案》从我市实际出发从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固体废物、建筑垃圾、体系建设、培育“无废”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工作任务

一是聚焦绿色转型,推动工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重点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体系,推进煤电、装备制造、现代中药等产业减废增效;强化清洁生产和碳减排,实现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全覆盖;培育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链,补齐工业固废处置短板,到2027年一般工业固废产生强度降至1.50/万元。

二是强化风险防控,构建危险废物全链条管理体系。重点推动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动态更新重点监管清单,严格环境准入;健全中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废收集转运“绿岛”,实现医疗废物100%安全处置;提升危废利用处置能力,推进协同处置基地建设,完善“平急两用”应急体系,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行为。

三是践行绿色生活,促进生活垃圾减量资源化。重点深化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无废商场”等示范场景;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有序限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到2027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材料全面应用;保障市政污泥100%无害化处置,推广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四是加强全程管控,推动建筑垃圾高值化利用。重点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2027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保持100%全市装配式建筑新建建筑的比例达48%;拓宽建筑垃圾资源化渠道,鼓励生产再生建材并优先用于政府工程;健全分类管理与消纳体系,建立工程渣土供需对接平台,提高工程渣土区域调配效率;推动装修及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建筑垃圾“就地处理、就近回用”。

五是发展循环农业,提升农业固废资源化水平。培育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建立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科学施肥用药;完善农业固废收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利用水平,到2027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5%完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络保障农药包装废弃物安全处置

六是完善制度保障,构建无废城市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科技标准体系、培育成熟市场体系、构建智慧监管体系

七是培育“无废”文化,打造“无废城市”多元共治格局。深入开展“无废”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传播“无废城市”理念;开展“无废细胞”创建,到2027年建成各类“无废细胞”60个;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党政机关示范作用,激发全民绿色生活自觉,深入开展减废降碳全民行动。

五、保障措施

为有序推进保障亳州市“无废城市”建设,保障各项工作真正落地见效,《实施方案》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无废城市”工作专班,全面部署“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任务,统一指导、协调、督促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制定部门责任清单和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研究细化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统筹保障“无废城市”建设财政资金投入,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加强技术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各领域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增加财政支持,引导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投资聚焦“无废城市”建设领域,激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支持,优先申请上级资金。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普及“无废理念”,利用各类媒体广泛科普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六是加强监督考核。构建“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详细分解任务清单。纳入政府主要工作任务,市政府定期督查调度,保障“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308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方式:523760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