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在六五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我谨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亳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2024年亳州市生态环境状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态环境厅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创新污染防治方式,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持续改善,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激励。
一、空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2024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提前达到“十四五”目标,位居皖北6市第2位,是皖北唯一同比改善城市;优良天数比率75.7%,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1天,同比减少5天。全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17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臭氧浓度为168微克/立方米。全市酸雨监测点降水pH年均值为7.1,全年无酸雨。公众的蓝天获得感明显增强。
二、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2024年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景象成为常态。
2024年,全市13个国考断面优良比例92.3%,4个省考断面优良比例保持100%,完成年度力争目标任务。其中,纳入国家考核断面共涉及8条河流13个断面中,西淝河阜阳市、利辛段、茨淮新河阚町闸上等3个断面为Ⅱ类(优);涡河亳州等9个断面水质为III类(良好);小洪河入涡河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Ⅳ类水质(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黄圩、茨淮新河蒙城县水源地、亳州调蓄水库等3个省考断面水质为Ⅱ类(优),省考断面武家河入涡河口水质为Ⅲ类(良好)。全市4个市级地下水水源地水质除氟化物和钠超标(地质原因导致)外,其余指标均达标;调蓄水库水质类别与2023年总体持平,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标准要求。
三、声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噪声污染治理不断深入,城市更加宜居。
我市主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均值61.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综合评定等级为“好”,较2023年度稳中向好;主城区区域声环境噪声均值52.1分贝,较2023年改善了3.7分贝。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96.9%,夜间达标率87.5%。
四、生态系统质量保持稳定
2024年,亳州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49.26,生态质量类型为三类。2024 年全市基站建设进一步规范,辐射投诉总量同比下降,全年随机对8座通信基站、3家变电站开展辐射监督性监测工作,根据现场监督性监测,结果均未发现有超标现象。亳州市电磁辐射环境质量保持在合理水平范围内,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持续良好。
下一步,我市将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美丽亳州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真抓实干、勇争一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亳州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请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亳州生态环境工作,共同为建设美丽亳州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308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方式:523760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