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综述
根据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环境质量监测的规定和要求,2016年1-5月份亳州市环境监测站对城区3个大气监测点进行了连续自动监测,对2个降水监测点进行了酸雨监测;对涡河(十八里桥、涡阳义门、岳坊大桥)、惠济河安溜桥、西淝河马店孜、小洪河古井、包河颜集、武家河五马、赵王河十河、油河双沟共8条河流10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和亳州市城区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对亳州城区8个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位进行了监测。
通过对我市2016年1-5月份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亳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7.1%,较去年同期下降11.7%;无酸雨现象发生;地表水水质总体状况与去年持平;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与去年持平;城市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与去年持平。
二、大气环境质量
我市城市空气常规监测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等6项指标,采用大气自动连续采样监测方法。亳州市城区共有三座空气自动站,即谯城区局空气自动站、市污水处理厂空气自动站、亳州师专空气自动站。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
2016年1月份,优良天数为13天,优良率41.9%;2月份,优良天数为17天,优良率为54.8%;3月份,优良天数为25天,优良率80.6%;4月份,优良天数为22天,优良率78.6%;5月份,优良23天,优良率74.2%。2016年1-5月份监测天数152天,优良天数102天,优良率67.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7%,主要污染因子为细颗粒物PM2.5。1-5月份我市城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21~221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9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日均值浓度范围10~205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
三、酸雨
我市降水监测布设市监测站、古井镇两个测点,逢雨必测,监测因子为pH、电导率、降水量、硫酸根、硝酸根、氟、氯、铵、钙、镁、钠、钾离子浓度共12项,2016年1-5月份我市降雨总量131.8mm,样本数36个,pH值范围在6.82~6.95之间,酸雨频率为0,无酸雨现象发生。
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降雨量较去年减少。
四、水环境质量
(一)地表水
1、概况
2016年1-5月份共监测8条河流,10个断面;其中有4个国控断面和6个省控断面。8条主要河流为涡河、惠济河、西淝河、小洪河、包河、武家河、赵王河、油河;4个国控断面为涡河亳州、涡河岳坊大桥、惠济河刘寨村后(安溜桥)、包河颜集;6个省控断面为涡河涡阳义门大桥、西淝河马店孜、小洪河古井、武家河五马、赵王河十河、油河双沟。
评价因子为水温、流量、pH、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汞、总铅、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镉、六价铬、总氰化物、阴离子表面
活性剂、硫化物、大肠菌群共26项,监测结果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
2、地表水水质分析
2016年1-5月份共监测10个地表水断面,其中亳州境内监测断面3个,水质为Ⅰ-Ⅳ类的1个,占33.3%,劣Ⅴ类的2个,占66.7%;其余7个监测断面均为河南入境断面,水质为劣Ⅴ类。
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持平。
(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
1、概况
2016年1-5月份每月监测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分别是涡北水厂和三水厂。
评价因子为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总汞、总氰化物、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铁、锰、铜、锌、砷、硒、镉、六价铬、铅共23项。监测结果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 /T14848-1993)》评价。
2、饮用水水质分析
1-5月饮用水总取水量943万吨,除氟化物略微超标外,其他监测项目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氟化物超标属地质性原因。
五、声环境质量
2016年1-5月份,对8个功能区定点噪声进行了24小时连续监测,共出具数据3072个,除个别时间点略微超标外,其他均能达标,声环境质量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4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2308号-1
主办单位:亳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方式:5237600
网站标识码:3416000011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82号